2025年8月12日下午,由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民盟四川省委会生态环境与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民盟省委会生态城乡委)主办,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加快推进我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围绕民盟四川省委会重点课题《加快推进我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建议》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政策落地,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民盟省委会生态城乡委主任曹鹤舰主持会议,民盟省委会参政议政处处长柏相出席会议并讲话,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国贵出席会议并致辞。
柏相指出,在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20周年之际,在同心协力谱写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举办加快推进我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座谈会意义重大。这是我们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搭建学界与企业沟通平台、共谋发展良策的重要举措,更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民盟四川省委会重点课题研究提供支撑的务实体现。他强调,在国家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民盟省委会生态城乡委与省生态文明促进会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化交流互动,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切实为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献计出力。
曹鹤舰介绍了企业绿色发展相关情况。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20年前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的实践探索,深刻揭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路径。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6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56.4%;年末全省民营经营主体达到893.3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7.1%。四川是挑大梁的经济大省,也是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四川民营企业推进绿色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企业持续健康绿色发展的支撑点。
他还介绍了四川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一是绿色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持续激发了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二是绿色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切实将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增效等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三是绿色发展要素不断优化,积极顺应全过程协同的绿色经济模式,探索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模式。四是绿色科技创新不断强化,目前全省共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8万多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达93%。五是绿色标杆培育不断深化,2024年度四川3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其中民营企业31家、占91%以上。
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和企业绿色发展情况积极交流发言,认为绿色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企业的绿色发展主要是从生态与经济综合的角度出发,贯穿企业的理念、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主要表现在文化意识绿色化、生产方式绿色化、消费方式绿色化、体制机制绿色化。指出推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主要存在区域优势生态资源禀赋激活不够、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结构调整不匹、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内驱动力不足、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民营企业投身能源行业困境不少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建议。
民盟省委会参政议政处三级调研员张莹,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傅敬伟,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四川融智绿色创新城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春,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德才、副秘书长李雯雯,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邱高会,以及相关高校专家、企业负责人和成检公司相关同志等30多人参加会议。